国务院常务会议: 加大力度 做好“六稳”工作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19-09-05
9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精准施策加大力度做好“六稳”工作;确定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的措施,带动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逆周期政策随之适度加大,比如降准、增加技能培训资金、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等。国常会明确指出,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
此前盛传的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比如今年增发部分专项债,目前来看是落空了。会议指出,根据地方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并扩大使用范围。
这里的“规定”指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年12月份授权国务院,可以在每年3月全国两会批准地方债限额前,提前下达下一年部分(60%比例内)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该授权期限为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逆周期政策加码
会议指出,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做好“六稳”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办好自己的事,用好逆周期调节政策工具,在落实好已出台政策基础上,梳理重点领域关键问题精准施策。
“精准施策”的举措包括五方面内容,包括稳就业、稳物价、落实减税降费、稳投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
在稳就业方面,要抓紧推进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和运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研究进一步增加高职、技校招生规模和技能培训资金规模。
在稳物价方面,保持物价总体稳定,落实猪肉保供稳价措施,适时启动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还要落实减税降费,切实落实简政减税降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稳投资方面,要着眼补短板、惠民生、增后劲,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今年限额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确保9月底前全部发行完毕,10月底前全部拨付到项目上,督促各地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此外,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3%,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稳居前列。7月经济指标有所走弱,但综合前7个月数据来看,经济增速仍在6%-6.5%的区间范围内,总体运行平稳,符合预期。
7月CPI同比上涨2.8%,虽有所走高,而且近期猪肉等价格上涨,但多项平抑食品价格的举措在不断推出。在全球经济走弱、全球降息潮的背景下,我国核心物价(刨除食品和能源)走势平稳,为我国货币政策留出空间。不过,货币政策仍需在稳经济、稳汇率、抑制资产泡沫等方面做好平衡。
“反映出稳增长力度有所加大,下半年还会有降准的操作,无论是全面降准还是定向降准。目前来看,总需求仍在走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偏向宽松的预期在增强。下半年降准的部署,是符合市场预期的。”交通银行(5.580, 0.07, 1.27%)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未涉及提前发行专项债
外界高度关注的地方专项债问题,在这次国常会上予以明确:提前下发部分2020年的新增额度,但并未提及在2019年年内发行使用。
东部某省财政厅债务处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们近期的工作重点就是组织市县上报2020年专项债重点项目,梳理出那些重要的、急需资金的、符合规定的项目。
“今年申报项目的工作提前了,去年是12月份才组织申报,今年提前了3个月。”该负责人表示。
专项债为近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包括增加专项债规模、人大授权提前下达额度、允许部分作为项目资本金、允许跟进银行贷款等,都致力于发挥专项债稳基建的关键作用。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将专项债的政策作用进一步放大,包括扩大使用范围、扩大资本金使用范围等。
会议确定,根据地方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并扩大使用范围,重点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等能源项目,农林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水电气热等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置换债务以及可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
还将专项债可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明确为符合上述重点投向的重大基础设施领域。以省为单位,专项债资金用于项目资本金的规模占该省份专项债规模的比例可为20%左右。
会议提出,加强项目管理,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按照“资金跟项目走”的要求,专项债额度向手续完备、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的项目倾斜,优先考虑发行使用好的地区和今冬明春具备施工条件的地区。
这些举措恰好能解决部分地方政府的担忧。西部某省财政厅预算处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允许专项债作为部分重点项目资本金的“新政”,下达到地方也就1个月的时间,很多专项债对应的项目在年初就确定了资本金来源,而且“新政”划定了严格范围,只允许少部分项目作为资本金,地方适用的项目比较有限。
“去年提前下达额度是在12月份,比较仓促,今年下达额度的时间可以更早。地方政府今年可以早做准备,包括项目储备、项目论证、申请发债等,等到明年年初就能将专项债较好地用起来。目前来看,并没有要在2019年年内提前发行2020年新增专项债的意思。”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由于今年地方债提前发行,截至8月底,今年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超过2万亿,占全年额度的93%,即很多省份已经在8月之前完成了全年专项债的发行。由于政策层面不断吹风,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地方专项债的发行,8月专项债券发行的平均利率为3.34%,比一般债券发行利率还要低14个BP。
不过,随着专项债的提前发行,这意味着今年四季度地方政府将无新增专项债券入账,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会受此影响。前7月,我国基建投资增速为3.8%,增速有所走低,且低于全部投资增速(5.7%)。
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情况来看,部分地方对于提前发行部分2020年专项债是有期待的,这样能缓解地方政府投资压力。
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外界对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期待的。发改委投资所体制政策室主任吴亚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整体投资增速仍在合理范围内,地方专项债可作为政策储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