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对簿公堂的两大山东车企巨头——中国重汽与潍柴动力,因为争购上海汇众而再次对立了起来。
上周,业界传出消息——“中国重汽从潍柴动力手中抢下上海汇众重卡业务,已抢先一步与上汽草签收购协议”。但据记者采访了解,目前,中国重汽只是收购了上海汇众模具等资产,而非收购上汽汇众重卡的全部资产。
中国重汽董事局主席马纯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首度承认,重汽确实收购了上海汇众的模具、技术等主要技术资产,并表示中国重汽与上汽双方约定,近期不会正式公布此事。而上汽集团方面在给本报的书面回复中,仅承认山东重工(潍柴动力的母公司)一家为谈判对象。
如果是这样,上汽将上海汇众重卡的核心技术资产卖给中国重汽,剩下能卖给潍柴动力的只有厂房、生产线、生产资质等外围资产。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以发动机为主业、近来努力向下游拓展产业链的潍柴动力对上海汇众重卡业务更感兴趣。而对于已经在重卡领域取得强势地位的中国重汽来说,年销量数百辆的上海汇众没有太大吸引力。“即便参与竞购,也是为了搅局,打乱潍柴动力发展的节奏。”
中国重汽加入?
上海汇众是上汽集团旗下子公司之一,主业是重卡与零配件业务。近年来上汽集团旗下微车、自主品牌轿车、合资品牌轿车业务均蓬勃发展,但重卡、客车等商用车业务一直是短板。
2009年,在重卡行业一片红火的情况下,上海汇众仅出售了600多辆重卡。而行业龙头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与东风均迈过10万辆大关,即便是进入较晚的重卡,其销量也达1万多辆。
上汽集团公关部在给本报的回复中承认,出售上海汇众重卡主要是由于业绩不理想。“重型车业务出售后,有利于汇众集中精力提升主营业务,即零部件配套方面的核心能力。”
而在业内,潍柴动力有意收购上海汇众重卡业务已经不是秘密。作为独立的发动机企业,潍柴动力一直在寻求进入整车制造业的机会,拓展产业链。2005年,潍柴动力收购湘火炬后,接手了湘火炬在上海浦东的办公大楼,并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如果收购上海汇众,潍柴动力将拥有一家真正为自己掌控的重卡企业,董事长谭旭光近年来苦心谋划的黄金产业链拓展将迈出重要一步。因此,不久前曾传出的消息称,潍柴动力母公司山东重工与上汽密切谈判,欲以6500万元接手上海汇众重卡业务。
但仅仅一个双休日过后,中国重汽抢购上海汇众重卡的消息便接踵而至。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重汽抢先一步与上海汽车敲定了收购方案,并草签了协议。
针对这样的传闻,中国重汽一名高管透露说,抢购上海汇众重卡业务的消息并不属实。“我们只是收购了汇众的部分模具。购买一套全新模具成本很高,而买现成的则要便宜很多。”该高管还明确表示,近期中国重汽兼并重组的重点不是重卡领域,而是微卡、轻卡等商用车领域。“重卡我们已经做得很大了,再扩张也很难在销量上带来显著增长。而向轻卡、微卡等领域扩张,则可以较快实现重汽百万辆的战略目标。”
中国重汽董事局主席马纯济则解释说,之所以购买上海汇众的重卡技术,是因为上海汇众的重卡技术来源于韩国双龙,而韩国双龙的重卡技术源自于德国奔驰的重卡技术平台。“有些技术很不错。”
如果是这样,上汽将上海汇众重卡的核心技术资产卖给中国重汽之后,剩下能卖给潍柴动力的只有厂房、生产线、生产资质等外围资产。类似于当年上汽与南汽竞购英国罗孚,上汽抢下主要技术资产,南汽最终买到的只是工厂厂房、生产设备等硬件资产。
中国重汽此次出手不仅将得到上海汇众核心的技术资产,还顺带打乱了潍柴动力整合产业链的重要部署,可谓一箭双雕。
一位重卡行业的资深人士分析称,上海汇众重卡对于急于向整车领域扩张的潍柴很有吸引力,但对重汽则意义不大。“重卡不像微车、轿车那样量很大,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建生产基地,中国重汽在重卡方面已经做得很大了,汇众的技术和销量不会有什么吸引力。”
该人士认为,中国重汽参与抢购上海汇众,意在搅局,打破潍柴动力整合产业链的美梦。“抢下核心资产,给潍柴留下一个空壳。”
“豪门”恩怨
中国重汽与潍柴动力抢购上海汇众重卡之所以如此挑动业内人士的神经,与这两家山东车企巨头此前的一段恩怨有关。
潍柴动力本是中国重汽集团旗下一家子公司。2004年3月,潍柴动力成功赴香港上市,这被视为潍柴“独立”的重要信号。与此同时,沃尔沃重卡发动机国产落地的事件,又进一步加深了潍柴动力与当时的母公司中国重汽之间的矛盾。
2004年3月,中国重汽、一汽集团与沃尔沃三方签署生产发动机合作框架协议,潍柴非常希望重汽能将沃尔沃发动机国产项目放到潍柴,但未能如愿。随后这一合作项目搁浅。
到了2005年,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中国重汽想将潍柴动力纳入香港整体上市的资产中,遭到潍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