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搜 索

脱颖而出绝非易事 体育营销怎样才能破门

2010-06-30  新闻来源:深圳商报  新闻作者: 广岛  新闻编辑: Elaine

  体育营销就像一把利剑的双刃,运用得当则所向披靡,稍有不慎则可能满盘皆输。不难看到,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脱颖而出绝非易事。

  时至今日,体育营销无论对企业还是消费者来说都已不是什么新鲜词。说到体育营销,李宁在“鸟巢”上方的3分钟长跑、阿迪达斯与耐克的“巅峰之争”、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奥运“双乐之战”尤其为人津津乐道。与此相比,汽车品牌虽然与赛事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但对体育营销的投入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奔驰在网球场上长袖善舞,奥迪为勒芒24小时耐力赛提供赞助,宝马、沃尔沃乐此不疲地举办高尔夫(图库 论坛)球赛。有趣的是,韩系企业似乎对体育营销拥有由内而外的热情。无论是三星、LG电子对奥运会的持续投入,还是现代起亚汽车对足球运动的一往情深,都将奋勇向上的竞技精神、不服输的韩国国民个性彰显无遗。

  体育营销确实也让不少平凡品牌走向了世界——三星电子作为1988年汉城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成功在国际市场上摆脱了中低档品牌形象;现代汽车从1988年奥运会开始在世界舞台上为人所知,凭借赞助2002年韩日世界杯不仅摆脱1997年金融危机的泥潭,更使品牌关注度疯狂飙升14个百分点。通过对体育的种种渗透,韩系企业使自身品牌和产品家喻户晓。

  然而,魅力四射的体育营销并非处处散发迷人的风采。不少企业就因为存在认知误区,导致巨额花费打了水漂。专家指出,要使体育营销显现出最佳效果,大力投入与长期投入两者缺一不可。

  首先,以雄厚企业实力为支撑的大力投入十分必要。专业调查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体育赛事每提高1%的知名度,需要花费2000万美元的广告费用,如果是赞助大型体育比赛费用更高,但收益亦高达3~5倍。其次,持之以恒是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扎根的保证。为什么阿迪达斯能与奥运会形成强大的品牌粘性?很简单,这个运动品牌拥有80多年的奥运会赞助史。

  除了大力而持续的投入之外,企业体育营销的策略与执行同样是其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营销专家指出,能够留存于消费者心中的才能称得上品牌价值,体育赛事赞助只是“播种”,传递给消费者并让其充分认知,才是“收获”。体育营销切忌生搬硬套,而需要根据自身品牌的特性精心策划,从而适应不同市场消费者的特点。特别是在中国这个全世界最重要的市场上,如何选择体育营销的方向与方式,可以说对所有世界级企业真正的考验

[NextPage]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