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4月份以来汽车产销出现下降,但整体来看仍然处于历史高位。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以及单位公路/国土汽车拥有量均显著落后。中长期来看,受益于低保有水平和消费升级,汽车将持续进入家庭,在宏观经济相对平稳运行的条件下,未来三年汽车市场有望维持10%-15%的需求增长。
从人均汽车保有量来看,我国汽车消费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目前我国轿车保有量仅为36辆/千人,与韩国1989年水平相当,远远低于全球120辆/千人的平均水平。安信证券指出,韩国经过6年的发展,1995年轿车保有量达到了135辆/千人的平均水平;考虑到中国人口基数远高于韩国,预计经过6年的发展,2015年我国轿车保有量将达90-100辆/千人。假设2010-2012、2013-2015年汽车年均淘汰率分别为4%、5%,那么当2015年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90辆/千人和100辆/千人时,2010-2015年轿车销量将分别平均增长16%和22%。
观察其它中等收入国家,2003-2008年印度汽车销售年均增速为10.9%,菲律宾年均增长7.4%;2009年印度汽车销售增长了16.8%,菲律宾增速达到6.7%;2010年前5个月印度汽车销售增长36.7%,菲律宾也实现了同等速度的增长。目前全球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迈上了3000美元的台阶,将推动其消费全面升级,汽车自然是重要的一部分。
另外,从单位公路拥有量来看,我国为14辆/千米,而美国、日本和韩国分别为38、66和163辆/千米;从单位国土汽车拥有量来看,我国为5辆/平方千米,而美国、日本和韩国分别为26、209和171辆/平方千米。可见,我国汽车消费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即使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性,中西部和农村的增长空间也颇为可观。
对于我国来说,汽车内需的最大动力在于城镇化。近十年以来,伴随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二者呈现高度相关性。从这点来看,在城镇化率较低的中西部区域,汽车需求增长的潜力无疑更大。
此外,R值的区域分布也反映了中西部区域的需求潜力。R值是汽车市场的平均价格与人均GDP的比值,按照国际汽车市场发展规律,当R值越靠近3时,汽车将加快晋级步伐。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R值已经接近甚至低于2;而新疆、山西、湖北、河南等中西部省份处于6-8的水平。因此,继一线城市需求爆发之后,伴随人均GDP的增长,刚性需求将主要来自于中西部区域。
[NextPage]相关新闻
2011-11-07 08:50:21
“入世”十年考 中国汽车业三大难题待解
2011-10-08 13:30:23
敢问中国汽车业的乔布斯何在?
2011-09-05 13:33:24
南辰:中国汽车业不能“疯狂增长”
2011-08-31 10:01:21
二季景气指数发布 国内汽车业进入调整期
2011-08-12 09:08:18
400万辆!中国汽车业库存量预警
2011-08-09 08:50:51
汽车业上半年大减速 “限购令”该不该喊停?
2011-08-05 09:33:32
“两碗豆浆模式”:贻害中国汽车业
2011-08-03 10:13:53
汽车业有望掀起新一轮兼并重组热潮
2011-07-08 10:01:23
汽车业蓄势待发 6月产销增速将超预期
2011-06-03 10:27:04
汽车业构建新秩序:大众汽车全球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