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广东全省以69906辆的乘用车新车上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5.4%,环比微跌0.09%。尽管环比下挫,但在全国各省份排名中,广东居第一位,市场份额占到了全国的9.3%,山东、浙江、江苏、北京分别以59706辆、58068辆、55251辆、47444辆,分列第二至第五位。
在广东省内,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省环比下滑的大势中,广州、深圳反倒逆市上扬,均较5月份的乘用车新车上牌量有所增长,尤其是深圳更以16897辆的乘用车新车上牌量,本年度首次超越广州,以环比增幅8.15%,获得各城市排名第一,业内人士分析,这与深圳6月份举办的为期7天的深圳车展的拉动有关。
深圳首入第一
翻看6月份的乘用车新车上牌量数据,感觉到广东人购车乐于在旺季买,有明显的季节倾向性,6月份广东全省以69906辆的乘用车新车上牌量,较去年同期的51622辆,增长35.4%,环比5月份的70529辆微跌0.09%。
排名第一的深圳市,16897辆的乘用车新车上牌量,环比增幅8.15%,同比增幅31.97%,为期6天深圳车展的含金量不可小视。
尽管没有车展的拉动,6月份的广州车市仍以16702辆,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与深圳的差距也仅为195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是本年度,广州惟一将冠军旁落于深圳。
如果说中山、湛江、清远等二三线城市,合力共筑了5月份广东全省车市的复苏,那么,这类城市明显的集中于旺季购车的喜好,也令6月份的车市少了一些人气,除了广州、深圳、惠州环比5月略有增长之外,广东其他各城市,均较5月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相信接下来的旺季又将有不错的成绩。
上海通用雪佛兰广州特区负责人陈文锦表示,“现在是一种合理的市场变化”,5、6月份市场都会有一定的微调,5月份是旺季,提前释放了一部分。
同样,汽车行业分析师孙世清认为,5月份有“五一”黄金周助力,是传统的购车旺季,也令部分消费提前到了5月份释放,令6月份车市略有回落,尚在正常范围以内。孙亦提及,股市一再下挫,经济大势不稳,同样也令车市的走势扑朔迷离。在广州、深圳这类一线城市,频频上调的油价吓跑不少潜在客户、城市交通愈发拥堵,也影响了购车需求。
广汽长丰副总经理黄智雄还提到另一点,6月开始,持续40余天的南非世界杯,也令部分消费者的注意力从买车转移到了看球上,4S店到店率下降,影响了整体销量。
全国94.39万辆车没卖出去
在拿到了全国乘用车新车上牌量数据后,一汽丰田华南大区负责人程鸣言谈中不乏担忧:1-6月份,全国乘用车新车上牌量为430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22%,但从上牌/出库(即在售)比,仅为82%,换言之有94.39万辆的库存量。
而在去年同期,全国乘用车市场上,352万辆的上牌量,其上牌/出库比为99%,意味着仅有3.52万辆新车在库,还属于缺车状态。
在珠三角车市,自主品牌、韩系车、日系车都面临着较大的库存压力,6月份不少经销商的到店率还不足5月份的6成。6月最后一个周末,记者走访车市,原本是经销商们当月冲量、押宝的最后一个绝佳机会,但南方连日暴雨,消费者索性不出门“宅在家里”,偌大的4S店除了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鲜见进店的消费者。
一些原来单月销量在200台左右的4S店,截至6月29日,销量降至150台左右,部分自主品牌、韩系品牌4S店,在店库存接近2个月的销量,6月份的销量仅为5月份的一半。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透露,今年上半年汽车库存周期逐月加长,1-6月的汽车库存周期分别为43天、41天、48天、49天、52天和55天,6月份,库存平均周期已超过了1.8个月,意味着突破了库存警戒线,经销商的资金周转能力受到了较大的考验。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6、7、8月的传统淡季里,厂家扩大的产能达到正常值,产量已大于销量,不得不断加大对经销商的压库量,因此车商面临的生存环境将更加恶劣,后市走势不容乐观。但稍令人欣慰的是,8月份不少汽车厂家都有停工10天左右的高温假,产量有所调整,或将缓解经销商部分销售压力。
业内仍看好全年车市
日前,在新华信的一份调查中显示,二季度,超过半数的经销商职业经理人认为“库存仍将有所增加”,经销商职业经理人信心指数连续三个季度下降。“今年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一定幅度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