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9日,第二届“宇通杯”江苏站节能技能竞赛如期在苏州举行。拥有19年驾龄的江苏省常州市公路运输有限公司生产科干事乔森凭再次参赛,这位曾在第一届“宇通杯”上荣获全国节油标兵的“节油名人”,当时取得了15.86L的好成绩。不过,这次令所有人吃惊的是,乔森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没有驾车,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继续参赛,在场的媒体记者都对他的表现充满期待!
1992年,20岁的乔森进入江苏省常州市公路运输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客车驾驶员。凭借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一股对技术的“钻劲”,几年后,乔森成为了单位的节油标兵。但是,乔森告诉记者:“自己的驾驶水平再高超、节油率再高,所达到的效果也是十分有限的。想要真正达到节能减排,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还是要靠更多人的力量。于是,2010年,我离开了自己热爱的驾驶员的岗位,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专门培训驾驶员,帮助其纠正驾驶员不良的驾驶习惯,提高节油率。”
截止今年9月,乔森高兴地向我们介绍:“目前,我的工作室已经培训了1200人次,每年节油600吨,约节约700多万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我对未来的节油效果更有信心了!”
两年未驾车,但是一直从事节油降耗的工作。乔森介绍说:“驾驶员心态是影响油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人都认为,要节油一定要有高超的驾驶技术。其实这是一个不正确的观念。驾驶员节油的意识比技巧更重要。在驾车过程中,去除猛踩油门、低转速换挡、低挡行车、频繁变道等不良的驾驶习惯,培养节油意识和正确的驾车习惯,就能够节能减排。这么看来,节油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其中并不包含有多么高深的学问。只要用心,节油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另外还要紧跟形势,学习新技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例如,近年来,发动机技术突飞猛劲的发展,采用电子控制技术,由电脑控制供油量成为了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趋势。由机械棒发展至电喷棒。电喷棒和以往机械棒不同,电喷棒采用油门控制速度的方式省油。很多司机还是用老的驾驶习惯驾车,无疑不能节能减排。”
参加此次“宇通杯”的像乔森这样的选手还有很多,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不相同,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实践者节能减排的光荣使命!乔森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歌颂发扬!
[Next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