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搜 索

徐和谊揭秘奔驰国产新车布局

2011-07-15  新闻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作者:   新闻编辑: 尚志

  中国豪华车市场正持续升温。2011年上半年,中国已经成为奥迪全球最大市场,同时成为宝马、奔驰全球第三大销售市场。

  今年以来,奔驰明显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2010年,北京奔驰盈利水平大幅提升,我预计2011年会在2010年的基础上有50%的提高。”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向记者表示。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北汽股份总经理韩永贵表示,今年年底之前,北京奔驰中方资产将完成向股份公司的注入。

  奔驰扎根中国的大幕刚刚拉开。徐和谊表示,“以发动机工厂为开端,北京奔驰未来的项目将全面启动。”

  每年一款国产奔驰

  7月9日,北京奔驰新发动机工厂在京奠基,这是奔驰在欧洲之外的第一个发动机厂。该工厂一期产能25万台以上,预计2013年完工,届时将投产1.6L、2.0L、3.0L三个系列发动机,其中除3.0L发动机将装配在福建戴姆勒产品上外,其他产品都将装配在北京奔驰车型上。徐和谊告诉记者,这个发动机是目前德国奔驰开发的世界最先进的发动机,并不是老产品。

  对于合资企业而言,外方核心技术的本土化无疑最为关键,奔驰与北汽集团在这条道路上博弈了7年。今年年初,奔驰董事长蔡澈表示,到2020年,全球每售出的5辆紧凑型豪华车中,将有1辆会在中国。

  接近北汽集团的分析人士表示,曾经“慢半拍”的奔驰,销量无法与国产化率达86%的奥迪相提并论,与宝马也有一定差距,如今奔驰终于回过神来。

  作为奔驰在华的乘用车合资企业,北汽集团无疑收获颇丰。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北京奔驰高级执行副总裁蔡速平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北京奔驰在原来的E级车和C级车基础上增加了系列,一是SUV,今年GLK上市之后,接下来还将有一款SUV车型国产;二是紧凑车型。“按照现在的计划,到2015年,我们每年都有一款新车上市。”

  徐和谊透露,戴姆勒将把前驱的紧凑级轿车拿到中国来开发,目前一款前驱车型正在测试,代号为“MFA”,北京奔驰要推出的前驱紧凑型车和戴姆勒德国本土是同步的。

  戴姆勒产品分为四类:前驱、后驱、越野车和新能源车。目前,戴姆勒的奔驰产品全是后驱,同时,北京奔驰也在丰富后驱车型的产品线,其中一款新品代号为“MRA”。

  新能源方面,北京奔驰计划2014年投产新能源车型。但是徐和谊表示,双方在交涉提前的可能性,“十二五”期间,新能源车必定能在北京奔驰批量生产。

  “把欠账补回来”

  过去几年,北京奔驰在车型投放、销售渠道上的纷争一直广受诟病,发展不及竞争对手。徐和谊坦言,要用一两年时间,把过去网络建设等方面欠的账补回来。

  在产能方面,北京奔驰目前年产能10万辆,从2012年开始,每年都有10万辆左右的产能提升,到2015年,产能将提升至40万~50万辆。

  在车型投放上,北京奔驰与进口奔驰之争一直存在。此番,徐和谊明确表示,“我们和戴姆勒达成了协议,一旦产品国产化,进口就全面退出。”

  在销售渠道上,徐和谊表示,戴姆勒已经感觉到在中国销售网络的布点确实慢了,影响了奔驰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今年北京奔驰已经加大了网络建设力度。

  北京奔驰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北京奔驰在介入零部件本地化生产、整车研发后,中外双方将在销售领域将展开合作。此前坊间有传言称,双方将建立整车销售公司,解决销售体系分离的问题。

  据了解,在核心零部件国产、研发中心建设、新能源等车型导入及扩大产能等方面,奔驰将为北京奔驰注资20亿欧元。徐和谊表示,实际投资将超过这个数字,以上4个项目已经获得市发改委批准,后续项目设计还在沟通,同时,投资不包含税金和流动资金,也不含未来待定的新项目。

  核心技术把握

  产能的增加和新车型的投入无疑增加了北京奔驰的利润,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奔驰开始正式盈利,2010年盈利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徐和谊预计,2011年盈利水平会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长50%。随着2013年发动机厂全面投产,北京奔驰国产化率将提高,成本的降低,将进一步推动利润的增长。

  相关人士分析,作为单独上市的北汽乘用车生产企业,北汽股份自成立之初就被认为盈利来源单一,加之作为核心业务的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前景并不明朗,完全依靠北京现代中方资产的盈利显然不能支撑北汽股份上市。同时,韩系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正处于爬升期,北京现代战略车型第八代索纳塔还在冲击市场,盈利预期不如北京奔驰乐观。这种情况下,北汽股份要以优质资产作为盈利支撑,北京奔驰成为不二选择。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北京奔驰中方资产向股份公司注入后,必将出现新的问题与博弈。这种情况下,北汽集团应利用机会掌握主动权。

  这一主动权即为核心技术的掌握。对此徐和谊坦言,目前研发中心第一步要做的是奔驰产品的国产化和零部件的开发检测,第二步是车型的换代。“至于未来研发中心能不能进行整车开发,我看是早晚的事。”

[NextPage]

相关新闻

2025-04-16 09:11:25

共探产业新未来!2025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精彩开幕

2025年4月11日,第八届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在中国成都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电车资源、绿色重卡主办,汇聚了来自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众多专家、企业代表,围绕着新能源物流、重卡等细分领域,通过多场主题论坛、分享会、峰会及颁奖典礼等活动,深度探讨产业发展趋势,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2025-04-16 09:06:51

谋新篇,启新程!第八届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圆满落幕!

4月12日,为期两天的2025第八届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在四川成都圆满落下帷幕。

2024-12-18 08:57:07

2024第八届绿色城配大会暨新能源重卡运营大会精彩开幕!

12月14日,“2024中国新能源重卡运营大会暨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2024-12-18 08:46:59

价值重塑、创变突围!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圆满落幕

2024年12月15日,备受行业瞩目的由电车资源主办的“2024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在广州圆满落幕。作为新能源物流车行业的“风向标”,本届大会以“内卷下的价值重塑与创变突围”为主题,吸引了来自行业专家、物流与商流大咖、全国经销运营商、货运平台巨头、主机厂、核心零部件企业精英以及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等600人参与,近30款产品参展,并获得超10万人次的在线直播关注。

2024-11-19 14:39:06

长安凯程品牌战略全面焕新,开启数智新能源商用车新篇章

在电动化、智慧化、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商用车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11月15日,在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盛大启幕之际,长安凯程举办“数智商用 向新而行”品牌战略发布会,加速向数智新能源商用车科技品牌转型。长安凯程将依托长安汽车“香格里拉、北斗天枢、海纳百川”三大计划形成的技术优势,逐步在商用车上应用搭载高性价比技术,实现商用车与乘用车科技平权,让全球商用车用户享受到技术进

2024-11-16 12:02:38

一张图看懂长安凯程品牌战略发布会

2024-10-14 10:42:15

会议通知|“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云论坛”邀请函

2024年,汽车行业正面临巨大变局,全球经济放缓,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力发生显著变化。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和政策调整,给企业带来不少挑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虽前景广阔但压力巨大。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科瑞咨询将举办第六届中国汽车产业趋势预测研讨会,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法规、乘用车、商用车和新能源市场趋势预测,并对商用车各热点市场进行深入研究,洞察市场机会,

2024-09-26 15:05:25

硬核擂台 荣耀之战 | NEVC2024第九届挑战赛隆重开幕!

9月23日,由电车资源主办、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NEVC2024第九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挑战赛”在重庆机动车强检试验场隆重开幕。

2024-09-26 14:56:03

科技降险、无人驾驶、智能与安全、重卡...... 2024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大会讲了啥?

9月24日,由电车资源主办,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车研)提供技术支持的2024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大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本届技术大会以“向「新」发力,以「质」为先”为主题,来自物流车/重卡主机厂、零部件企业、自动化技术应用企业等22+行业大咖、技术专家,围绕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新需求、正向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关键零部件技术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展开分享,为大家描绘了新能源商用车未来

2024-08-01 19:28:32

新能源物流车哪家强?NEVC2024挑战赛等你来揭晓

近年来,新能源物流车市场渗透率不断增长,应用场景持续扩大。车企的竞争能力也逐渐向广度、深度双向延伸,市面上推出的新能源车产品不胜枚举。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