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0日,第二届“宇通杯”内蒙古赛区预赛在赤峰举办,来自鄂尔多斯、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等12个盟、市的15个二级以上客运企业38名驾驶员同场角逐。 本次比赛分为理论考试、《安节工作法》培训和实操比赛3个阶段,其中,实操比赛使用的赛车为安装赛事版安节通的宇通ZK6122H。最终,呼运集团公司、巴运公司和呼市通达公司分获团体成绩前三名,而呼运集团公司刘励兴、通辽运输公司李正军和呼运集团公司王军则取得个人成绩前三甲。
助力各地节能经验交流
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树和表示:“赤峰以建设低碳排放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全面深入落实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一是路网结构不断优化。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建设完成311公里,在建147公里;一级公路建设完成571公里,在建174公里;二级公路已达1733公里。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2985公里,公路密度25.44公里/百平方公里;旗县通高等级公路网络化效应明显提高;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发展,节水、节地、节材等评估审查得到强化,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节能减排。二是运力结构不断优化。严格执行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严把道路运输车辆燃油消耗准入关;明确执行‘对于班线平均实载率达不到70%的,严禁新增运力和班次’;大力推广出租汽车天然气燃料的使用;积极探索研究城市公交推广使用电动车辆;加快运输企业淘汰老旧、高耗能、高排放车辆,推动汽车更新换代。”
赤峰是连接华北、东北和内蒙古东西部的交通枢纽,境内有2条高速公路、8条国省公路构成布局合理的干线公路网,2009年实现了全市乡乡通油路。赤峰市现有等级客运站13个。至“十一五”末,赤峰市客运班车达到1848辆,其中高级客车455辆,中级客车821辆,中高级以上客车占车辆总数的69%,比“十五”末增长了35.5%。
提升司机节油驾驶水平
“从2009年开始,我已经参加了三届‘宇通杯’(前两次分别为2009年首届全国‘宇通杯’和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自办以‘宇通杯’命名、邀请宇通客车协办的驾驶员节能技能大赛)。这次实操比赛之前,赤峰市运输管理处安排了1小时的《安节工作法》培训,宇通技术工程师为参赛选手系统讲解了《安节工作法》的实际应用,这对提高我们的节油和环保意识很有帮助。”虽然有13年驾龄,还获得过“内蒙古十佳驾驶员”称号,参加本次比赛的包头公交集团长客分公司司机刘红光仍然收获颇丰:“举个例子,通过培训、比赛,再结合自己日常工作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我发现客车开到一定速度后,踩油门踏板的深浅程度对车速并没有太大影响,但对油耗的影响截然不同,这些燃油消耗是可以节省下来的。”
如此算计节油效果的并非刘红光一人。在比赛现场,记者看到,已经赛完和等待比赛的驾驶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怎么操作最省油。同时,在前一位驾驶员比赛时,下一位选手需要同车熟悉路况,不少预备选手全程紧盯连接油耗测试仪的电脑显示屏,以观察什么速度、怎样操作能影响到油耗的高低。“节油的驾驶方法包括起动时要控制车速,根据挡位来控制发动机转速,一般不大于每分钟1000转。”包头公交集团长客分公司选手赵清对此也有心得:“发动机电喷技术以及宇通的热管理系统对降低油耗有直接影响,国Ⅲ、国Ⅳ发动机的操作方法与之前有所不同,带挡滑行要比空挡滑行省油。而热管理系统能够使水温保持在常温状态,这样更省油。”
裁判员代表李富仓告诉记者:“通过几趟跟车,我发现这些驾驶员的区别还是不小的,主要表现在对车辆的控制水平和对道路状况的处理能力上,这无疑也对油耗产生影响。”
“举办节能技术大赛,有效激发了广大司机立足岗位、钻研业务技术的热情,我们借大赛的东风,全面动员行业标兵、技术骨干、创新能手积极、广泛地参与到竞赛中来,营造业务技能大比拼、技术创新大比武的‘比、学、赶、超’良好氛围,从而实现全行业的大发展和综合实力大提高。”王树和介绍说。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郭德胜认为:“营运机动车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节能意识,是影响我区交通运输行业油耗的主要因素,我们一直致力于建立一支节能意识强、驾驶技能好、业务素质高的营业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队伍。第二届‘宇通杯’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希望参赛选手要细心学习,潜心研究,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提高技能。同时要全力以赴,努力争取最好成绩。”
据了解,运输企业可对比赛全程进行线上回顾,根据驾驶员在比赛期间的油耗状态,结合当时车速、转速、挡位、油门开度等综合分析,帮助驾驶员培养节能、安全驾驶习惯。
节能减排 上下同欲
上至政府部门,下至运输企业乃至每一名司机,节能减排都是普遍关注的事。
“交通运输业是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成品油消费行业,在交通运输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具有积极意义,也关系到我区交通运输业能否又好又快地发展。”郭德胜谈道。
“宇通杯”将交通运输业节能驾驶理念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实践,并卓有成效。若简单按照节油率20%、节能驾驶技能普及率50%估算,如果这样的节油效果能辐射到所有营运车辆,每年节省燃油可达68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将达到2100多万吨。内蒙古交通厅曾主动举办自己的“宇通杯”,正是对“宇通杯”精神的认可和延续。第二届“宇通杯”精神进一步升级为“节能”、“安全”两大驾驶理念。接下来,随着第二届“宇通杯”西北、西南、东南三条线路相继展开,这种驾驶精神将在“宇通杯”所到之处落地开花,进而延伸到整个交通运输行业。
而节能也是客运企业和驾驶员关注的热点。一位参加比赛的选手告诉记者:“很多客运企业都已经转制,实行了司机承包制。司机想开某条线路的车辆,先要通过客运企业的考核,考核通过后获得准驾证,并按照线路缴纳安全保证金(大概在20万元左右),收入按照一定比例交给公司,燃油等支出都要承包者自己出。所以,现在的驾驶员对节油越来越重视。”
[NextPage]相关新闻
2025-04-16 09:11:25
共探产业新未来!2025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精彩开幕
2025年4月11日,第八届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在中国成都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电车资源、绿色重卡主办,汇聚了来自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众多专家、企业代表,围绕着新能源物流、重卡等细分领域,通过多场主题论坛、分享会、峰会及颁奖典礼等活动,深度探讨产业发展趋势,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2025-04-16 09:06:51
谋新篇,启新程!第八届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圆满落幕!
4月12日,为期两天的2025第八届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在四川成都圆满落下帷幕。
2024-12-18 08:57:07
2024第八届绿色城配大会暨新能源重卡运营大会精彩开幕!
12月14日,“2024中国新能源重卡运营大会暨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2024-12-18 08:46:59
价值重塑、创变突围!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圆满落幕
2024年12月15日,备受行业瞩目的由电车资源主办的“2024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在广州圆满落幕。作为新能源物流车行业的“风向标”,本届大会以“内卷下的价值重塑与创变突围”为主题,吸引了来自行业专家、物流与商流大咖、全国经销运营商、货运平台巨头、主机厂、核心零部件企业精英以及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等600人参与,近30款产品参展,并获得超10万人次的在线直播关注。
2024-11-19 14:39:06
长安凯程品牌战略全面焕新,开启数智新能源商用车新篇章
在电动化、智慧化、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商用车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11月15日,在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盛大启幕之际,长安凯程举办“数智商用 向新而行”品牌战略发布会,加速向数智新能源商用车科技品牌转型。长安凯程将依托长安汽车“香格里拉、北斗天枢、海纳百川”三大计划形成的技术优势,逐步在商用车上应用搭载高性价比技术,实现商用车与乘用车科技平权,让全球商用车用户享受到技术进
2024-11-16 12:02:38
一张图看懂长安凯程品牌战略发布会
2024-10-14 10:42:15
会议通知|“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云论坛”邀请函
2024年,汽车行业正面临巨大变局,全球经济放缓,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力发生显著变化。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和政策调整,给企业带来不少挑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虽前景广阔但压力巨大。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科瑞咨询将举办第六届中国汽车产业趋势预测研讨会,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法规、乘用车、商用车和新能源市场趋势预测,并对商用车各热点市场进行深入研究,洞察市场机会,
2024-09-26 15:05:25
硬核擂台 荣耀之战 | NEVC2024第九届挑战赛隆重开幕!
9月23日,由电车资源主办、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NEVC2024第九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挑战赛”在重庆机动车强检试验场隆重开幕。
2024-09-26 14:56:03
科技降险、无人驾驶、智能与安全、重卡...... 2024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大会讲了啥?
9月24日,由电车资源主办,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车研)提供技术支持的2024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大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本届技术大会以“向「新」发力,以「质」为先”为主题,来自物流车/重卡主机厂、零部件企业、自动化技术应用企业等22+行业大咖、技术专家,围绕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新需求、正向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关键零部件技术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展开分享,为大家描绘了新能源商用车未来
2024-08-01 19:28:32
新能源物流车哪家强?NEVC2024挑战赛等你来揭晓
近年来,新能源物流车市场渗透率不断增长,应用场景持续扩大。车企的竞争能力也逐渐向广度、深度双向延伸,市面上推出的新能源车产品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