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CPI环比、同比涨幅稳中略涨,PPI环比涨幅扩大,同比涨幅回落。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涨幅扩大的影响,CPI PPI环比涨幅均得到拉升。统计局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2.3%,环比上涨0.7%。PPI同比上涨4.1%,环比上涨0.4%。8月,CPI和PPI剪刀差继续收窄,年内通胀仍将持续温和。
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2.3%,涨幅连续四个月攀升,创下年内次高。
“本月CPI大幅反弹基本在预期之内,对CPI拉动较大的因素分别为水灾、猪瘟、夏粮减产以及房租上涨,偶然因素占比较重。核心通胀维持稳定,同比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称。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涨价因素在进入9月后多难有强劲表现,未来猪瘟控制情况、油价走势将会对CPI走势带来影响,不过总体而言,年内通胀仍将持续温和,全年CPI同比高点在2.5%附近。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全年的CPI目标定为3%左右。
“展望年内,尽管食品价格面临上涨压力,但医疗保健价格同比将延续回落的态势,一定程度上抵消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年内CPI水平仍然温和可控,不足以对货币政策形成掣肘。”兴业银行分析师郭于玮认为。
猪价拖累因素减弱
8月C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上涨是CPI同比涨幅扩大主因。数据显示,8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扩大1.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5%,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8月全国大范围高温炎热和大雨天气,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储运,导致鲜菜、鲜果、蛋类、肉类、奶类食品价格环比都有明显上涨。同时,猪肉价格同比跌幅明显收窄。” 交通银行高级研究员刘学智称。
具体而言,鸡蛋、鲜菜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10.3%、4.3%和5.5%,三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25个百分点,是推升食品项上涨的主要原因。其中,鲜果鲜菜价格涨价明显,鲜果项目CPI同比上涨5.5%,涨幅扩大5.1个百分点,鲜菜项目CPI同比上涨4.3%,涨幅扩大0.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猪价对CPI的拖累持续减弱。8月高温天气叠加局部疫情,猪肉供应有所收紧,猪肉价格同比跌幅缩小至-4.9%,为年内最低跌幅,影响CPI下降约0.12个百分点。可比数据显示,7月猪肉价格拖累CPI下降约0.24个百分点,6月拖累约0.32个百分点。
“猪价同比跌幅放缓,一方面是去年下半年环保拆迁对能繁母猪产能带来影响,使得今年6月份以后,猪肉供给增幅放缓;另一方面受非洲猪瘟消息影响,北京、上海等地猪价涨幅明显,对猪价上涨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称。
郭于玮认为,生猪疫情导致猪肉供应减少是引起8月猪价上涨的重要原因。8月猪肉价格的涨幅显著超出季节性因素可以解释的范畴。今年8月猪肉CPI环比上涨6.5%,明显高于2011年至2017年同期均值2.9%。
非食品价格方面,油价上涨和旅游价格抬升为主要推动因素。其中,交通工具用燃料同比上涨19.4%,旅游类价格同比上涨5.6%。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房租引发热议。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租赁房房租同比上涨2.6%,环比上涨0.6%,而 6、7月份该数据环比分别上涨0.2%、0.4%。可见,8月房租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称,CPI中的租赁房房租是全国性数据,但现在全国具有成熟租赁市场的也就是十几个城市,大部分二线以下的城市房屋空置率较高、流动人口数量有限,租赁市场并不成熟,因此租金涨幅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城市。“这就使得实际一线和热点二线的租金涨幅要远远高于统计数字,估计环比增长幅度应该有3%-4%,对当地流动人口带来的影响也更大。”
年内通胀温和
未来通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主要包括:猪瘟控制情况及油价走势等。
“油价是非食品项的最大构成项目,近期国际油价的震荡体现出的边际变化有限,但长期来看油价仍然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间,预计油价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推升通胀预期的重要因素。”中信固收团队称。
朱增勇认为,未来猪价走势还要看生猪疫情能否稳定下来。如果稳定下来,过了中秋节以后,随着消费季节性下降,猪肉价格会出现下跌,对CPI下拉幅度会加大。
不过郭于玮认为,生猪疫情导致的猪肉供应偏紧仍可能持续。一方面,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病在我周边国家长期流行、不断扩散蔓延,再次传入风险依然很大”。另一方面,一般直到疫情结束后约三个季度猪肉供给才恢复同比正增长,而猪肉需求与疫情的关联并不明显。
虽然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年内通胀总体温和,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掣肘。
刘学智称,随着季节性因素的减弱,食品价格不会持续上涨。目前猪肉价格仍然同比负增长,预计四季度猪肉价格可能企稳回升,但不会大幅走高。随着调控政策效果显现,房租并不会形成全国性上涨趋势,对物价的影响有限。因此,CPI不会持续走高,走势将较为平稳。
“年内通胀水平大概率维持在货币政策的合意水平之内。”朱启兵认为,“如果梳理一下导致通胀预期上行的因素,主要是水灾、猪瘟以及国际因素。而通过货币政策收紧抑制通胀的逻辑是控制需求,这一点显然与导致目前通胀预期上升的原因不符,也与当前基本面的数据矛盾。”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称,通胀温和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直接影响,货币政策仍将以维持国内相对稳定的低利率环境为主,一方面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是防范去杠杆过程中的风险。具体操作方面,9月央行应该不会跟随美联储“加息”,目前资本流动压力不大;是否定向降准取决于未来的实际情况,不论央行采用什么形式,流动性方面会保持相对充裕。
相关新闻
2024-12-18 08:57:07
2024第八届绿色城配大会暨新能源重卡运营大会精彩开幕!
12月14日,“2024中国新能源重卡运营大会暨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2024-12-18 08:46:59
价值重塑、创变突围!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圆满落幕
2024年12月15日,备受行业瞩目的由电车资源主办的“2024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在广州圆满落幕。作为新能源物流车行业的“风向标”,本届大会以“内卷下的价值重塑与创变突围”为主题,吸引了来自行业专家、物流与商流大咖、全国经销运营商、货运平台巨头、主机厂、核心零部件企业精英以及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等600人参与,近30款产品参展,并获得超10万人次的在线直播关注。
2024-11-19 14:39:06
长安凯程品牌战略全面焕新,开启数智新能源商用车新篇章
在电动化、智慧化、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商用车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11月15日,在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盛大启幕之际,长安凯程举办“数智商用 向新而行”品牌战略发布会,加速向数智新能源商用车科技品牌转型。长安凯程将依托长安汽车“香格里拉、北斗天枢、海纳百川”三大计划形成的技术优势,逐步在商用车上应用搭载高性价比技术,实现商用车与乘用车科技平权,让全球商用车用户享受到技术进
2024-11-16 12:02:38
一张图看懂长安凯程品牌战略发布会
2024-10-14 10:42:15
会议通知|“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云论坛”邀请函
2024年,汽车行业正面临巨大变局,全球经济放缓,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力发生显著变化。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和政策调整,给企业带来不少挑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虽前景广阔但压力巨大。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科瑞咨询将举办第六届中国汽车产业趋势预测研讨会,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法规、乘用车、商用车和新能源市场趋势预测,并对商用车各热点市场进行深入研究,洞察市场机会,
2024-09-26 15:05:25
硬核擂台 荣耀之战 | NEVC2024第九届挑战赛隆重开幕!
9月23日,由电车资源主办、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NEVC2024第九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挑战赛”在重庆机动车强检试验场隆重开幕。
2024-09-26 14:56:03
科技降险、无人驾驶、智能与安全、重卡...... 2024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大会讲了啥?
9月24日,由电车资源主办,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车研)提供技术支持的2024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大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本届技术大会以“向「新」发力,以「质」为先”为主题,来自物流车/重卡主机厂、零部件企业、自动化技术应用企业等22+行业大咖、技术专家,围绕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新需求、正向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关键零部件技术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展开分享,为大家描绘了新能源商用车未来
2024-08-01 19:28:32
新能源物流车哪家强?NEVC2024挑战赛等你来揭晓
近年来,新能源物流车市场渗透率不断增长,应用场景持续扩大。车企的竞争能力也逐渐向广度、深度双向延伸,市面上推出的新能源车产品不胜枚举。
2024-07-08 12:04:45
驱动创新,引领未来:TMC2024圆满闭幕,技术展览人流涌动,亮点纷呈
为期两天的第十六届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2024)于7月4日-5日在青岛盛大召开,于今日圆满闭幕。本次盛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中汽翰思管理咨询公司协办,吸引了全球顶尖学者、行业领袖、资深专家以及众多知名汽车制造厂商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
2024-07-08 12:04:08
第十六届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2024)在青岛盛大开幕!
7月4日,第十六届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2024)在青岛盛大开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汽战略院执行院长侯福深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监事长李开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广西大学教授陈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吉林大学教授、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院长雷